×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中国大陆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当代大学生只注重学习而忽略自身的素质训练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高校在培养全面型后备人才的同时,应该注重磨练当代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提高现代高等学校全面的教育水平共同努力。本文主要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重点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动机、态度、次数、项目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提供便利性条件,也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个人身体素质提出相应的合理化的建议,并为其他高校开展体育工作提供便利资料。 根据研究内容和现实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对周口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500份。 从调查情况来看,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整体上还算不错,他们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锻炼项目的积极性普遍比较高,这有利于周口师范学院近几年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参加锻炼的时间和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安排上随意性比较大,70.4%的学生参加锻炼的时间是在60分钟以上,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在51-60分钟的占8.8%,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的达到44%,下午课后锻炼的占8.2%。由此可见,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时间而决定的,有6.6%的学生坚持锻炼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锻炼强度达不到,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这应该引起重视,造成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和我国体育教育体制有关。大学生普遍生活自由,闲暇时间比较多,但实际参与课外锻炼的人并不是很理想,观察校园中大学生参与锻炼的情况发现,和调查的结果并无太大出入,除了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热衷于晚上参与锻炼。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具有短暂性和随意性,没有一定的规律,不利于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内在心理动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要是由学生们自身对体育的爱好来决定,一旦出现喜欢某个体育项目的情况下,体育动机就在他们心中萌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学习有着调节、始动、定向、维持和强化的功能,对参与锻炼的效果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调查情况统计,学生参加锻炼的动机较为明显,其中健身减肥依然是他们的首要动机。不仅在学校中是这种情况,在社会上大部分人的锻炼动机也离不开健身减肥;娱乐消遣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二主要动机。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相对比较丰富,可利用锻炼的时间相对比较多。当然也有大部分同学以交友和健美的目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丰富自己的生活。总的来说,周口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在动机上还是明显符合大学阶段,动机比较明显,说明学生们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学生们在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和消遣娱乐上面有着比较大的特点,促使大学生们开展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根据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态度情况调查统计,在所有的统计中,有89.6%的大学生认为参与锻炼是很有必要的,有8%的大学生感觉参加不参加锻炼问题不大,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持无所谓的态度。 在我国各高校中,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是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的重要依据,是高校发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体现各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调查研究表明:有69.2%的大学生都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并且有53.2%的大学生一直都参加者锻炼,82%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不喜欢的仅有4.4%。 周口师范学院的调查情况说明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还是良好的。今后,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开展良好的体育锻炼项目,适当地举行有关体育锻炼的小活动,使学生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锻炼中来,使每位学生都拥有“我锻炼、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四、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 根据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情况调查,我们发现,每周只参加一次锻炼的学生有7.8%,每周参与两次的学生相对来说人数比例比较高,高达45%,每周在三次锻炼以上的,人数接近于参与一次人数的两倍,占到14.6%,除此之外,不固定参加锻炼次数的人数也比较多,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2.6%。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观上讲由于自身对这方面的认识稍有不足,没有养成比较好的习惯,客观上讲就是学校拥有的便利条件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场地的优势,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锻炼中来。 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根据大学生参与项目情况调查的调

上一篇:周口师范学院健美操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在转型中赢得地方高校发展新机遇

Top